李锐书记讲授《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中山大学粤北山区精准扶贫实践为例》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5月25日上午,理学院在深圳校区西教学楼4栋-103课室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第一期。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李锐主讲《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中山大学粤北山区精准扶贫实践为例》,带领全院师生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并结合他在粤北山区的扶贫亲身经历,深入浅出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国富民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山大学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第八组成员聂林同志、理学院副院长殷朝阳(主持工作)、副书记华毅以及理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团员参加党课。
党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脱贫攻坚的理论学习,李锐书记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探讨如何深刻把握六个坚持。这部分旨在总结脱贫攻坚战的经验和教训,指导党员思想和实践的发展。第二部分以中山大学在粤北山区柯木湾村的精准扶贫实践为代表事例,回顾党和国家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所做的重要成就。此次党课讲述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全体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教育,提高了大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深刻把握。

在理论学习部分,李锐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会,是一次号召中国人民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一次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规划了未来发展目标和方针。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了中国经历的三件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从脱贫攻坚的角度看,要坚持“六个坚持”原则: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在实现脱贫攻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坚持六个原则,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重大成就,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坚强力量。

在扶贫实践部分,李锐书记讲述了他2019年受学校党委委派,到清远市连州市柯木湾村担任第一书记,为当地群众脱贫攻坚做实事的经历。李锐书记以中山大学在粤北山区的精准扶贫实践为例,阐述了治国之道以及富民为始的重要性。扶贫队深入粤北山区,积极探索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的扶贫方式,中山大学有效帮助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力量,深刻诠释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展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体现了国家坚守人民至上的高度情怀。

巡回指导第八组成员聂林同志总结。他指出,李锐书记带来了精彩报告,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方面分享了宝贵经验。他强调,希望学院师生要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他表示,学院直属党支部在开展主题教育方面已取得了扎实成效,希望领导干部继续发扬学风,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走心,为学院的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次专题党课的开展是深化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学院师生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学院将继续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