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党日活动
12月12日,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理学院直属党支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前往深圳市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广场、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和深圳博物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党日活动。理学院直属党支部李锐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殷朝阳教授、校党委组织部组织员郑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童建军教授、陈奕山副教授、张艺助理教授、朱云助理教授、徐世长助理教授以及理学院师生党员40余人参加活动。党员们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教学,深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的深刻内涵。

活动伊始,理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华毅主持“巴士课堂”,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意义。他指出,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党日,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活动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优势,帮助理学院师生党员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深刻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

入党积极分子代表黄嘉林同学、学生党员代表王博同学进行“巴士课堂”导学,向大家介绍了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广场、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和深圳市博物馆的基本情况。


第一站,师生党员来到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广场。李锐书记在开场讲话中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当前正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地,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此次宝贵的现场学习机会,深刻学习领会、学思践悟、细照笃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奕山副教授开展现场教学,生动讲述邓小平同志的伟大事迹以及对我国改革开放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党员们庄重瞻仰邓小平铜像,俯瞰深圳市的壮美城市风貌,现场感受邓小平同志的伟大精神品格,更加深入地了解邓小平同志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所进行的艰辛探索,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切身感受党领导全国人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生动实践。

第二站,师生党员来到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展览全面展示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峥嵘岁月,生动再现广东改革开放重大决策、重大突破的壮阔历程,让师生党员们近距离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边走边学,边学边悟。马克思主义学院徐世长助理教授给师生党员详细讲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不辱使命、勇立潮头、开拓进取,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试验田”的重要作用。

在参观展览的尾声,理学院直属党支部李锐书记带领近期新发展的12名学生预备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师生们铿锵有力的誓词回响在展览馆内,激励着大家牢记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

第三站,大家来到深圳博物馆(新馆),了解深圳的民俗文化。展览生动鲜活地展示了深圳的多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深圳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海洋文化的精华,形成内涵丰富又兼收并蓄的民俗文化。

返程途中,四名学生预备党员代表通过“巴士课堂”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感悟。他们表示,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形式丰富,内容充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和国家的伟大奋斗历程;作为光荣的预备党员,将更加坚定地践行初心和使命,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理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基础学科创新人才。本次“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党日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创新实践,将有力推动我院师生党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