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湾区粒子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2022大湾区粒子科学与技术研讨会由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与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中山大学理学院共同主办。本次论坛主题为粒子控制与探测技术在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包括加速器技术、X射线光束线技术、X射线实验方法学、中子、缪子和中微子探测技术等。重点邀请海内外同步辐射技术领域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和极具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通过学术报告分享研究成果及经验,共同探讨同步辐射技术热点及难点,产生多元化思维碰撞和技术引领创新。
在此,热忱邀请海内外优秀专家学者与青年才俊踊跃报名参会,同时也欢迎各领域专家学者积极推荐,十分期待您的参与!
一、论坛安排
此次论坛共设置五个主题,包括:
(1)加速器技术;
(2)光束线技术;
(3)X射线实验方法学;
(4)探测器中子、缪子和中微子探测技术;
(5)控制系统与大数据处理。
二、大会组委会
主席:孙冬柏,Ulf Karlsson,金修奉
副主席:王为,黄永盛
组委会成员:陈荣昌,崔艺涛,刘桂民,刘鹏飞,刘洋,孟凡强,倪木一,秦宏亮,司锐,苏伟,王志斌,王勇,杨纯臻,杨斌,张晋(按姓氏拼音排序)
会议秘书:李宜洁,刘天慧,裴丹,尹宝仪,肖娟兰,熊力群
三、日程安排
论坛日期:2022年8月27-28日 (线上线下结合)
四、主办单位介绍

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深圳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双区驱动”和创新驱动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大湾区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于2020年4月获批成立,研究院位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核心区内,规划总建筑面积超过357万平方米。研究院首栋建筑综合楼已于2021年12月29日顺利封顶。研究院承担建设的先进性综合粒子设施之一的深圳中能同步辐射光源将聚焦服务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和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将设计一台储存环周长696m,电子能量3GeV,发射度约100pm·rad的高性能中能同步辐射四代光源。项目建设内容由加速器、光束线、实验站、公共辅助四大部分组成,光束线站设计总容量约55条,首批建设27条。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中山大学在教育部和法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结合省内产业优势以及本校理工学院的学科优势及优秀教研经验,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共建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Institut Franco-chinois de l’nergie Nucleaire),引入法国在核能工程师培养上的先进经验、雄厚的科研实力以及产业资源,在华南形成核工程与技术高级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系统,培养国际一流的核电及相关产业的高级工程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服务于快速发展的涉核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成员包括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一国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法国国立南特高等矿业学院、法国国立蒙彼利埃高等化学学院、法国国立巴黎高等化学学院,法方集团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资源调配能力,在各自的教学科研和产业实力上均为法国的领头羊。

中山大学理学院:成立于2021年2月,定位于深圳校区办学。根据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中山大学理学院将重点建设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医学物理、应用数学等学科方向,支撑伽马光子对撞机及综合粒子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建设,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为深圳校区学科布局和发展提供支撑。理学院将立足于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在现有加速器和探测器技术基础上拓展产业化应用的领域和方向,打造世界一流的粒子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群。理学院围绕“物理学”和“数学”两个一级学科,主要开展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加速器物理与设计、核探测器与核电子学、等离子体物理、医学物理、应用数学等6个学科发展方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五、大会报名联系方式
Email:yinby@mail.iasf.ac.cn;
电话:+86-13147057080(同微信)

扫描二维码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