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大讲堂(第5期):中国核物理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赵忠尧先生
中国核物理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赵忠尧先生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2-05-15
主题
中国核物理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赵忠尧先生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南校园第三教学楼213室
主讲人
郑志鹏研究员

报告摘要:
作为赵忠尧的学生和在他指导下工作三十余年的报告人,郑志鹏研究员将以亲身经历讲述赵忠尧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包括赵老师1929年在美国攻读博士期间如何首次观测到正负电子湮灭现象,为正电子的发现做出重要贡献;他回国以后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了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开创性工作;他如何在第二次赴美考察后回国时遭遇到重重困难,而不畏艰险回到祖国。赵老师是中国第一、二台加速器(质子静电加速器)建造的领导者,我国开展核反应研究的先驱。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他是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的首任系主任,为该系的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卓越贡献。他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国科技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很大一部分是他的学生。报告将给同学们介绍赵老师崇高的品德;热爱祖国,对科学锲而不舍;勤恳踏实,淡泊名利,朴实无华,对学生、青年人谆谆教导…这都永远值得后人学习。谨以此报告纪念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
主讲人介绍:
郑志鹏,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中国高等科技中心顾问,曾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广西大学校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参加了丁肇中领导的三喷注发现工作;八十年代中,参加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负责北京谱仪(BES)的建造、安装、调试和运行。1991-1992年,主持了在北京谱仪上进行τ轻子质量测量的工作,澄清了轻子普适性是否存在的重大问题。该成果被誉为50年来最重要的高能物理实验之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科学进步特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