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在珠海校区兄弟院系开展主题教育调研
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理学院以“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深圳校区物理学课程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通过举办校区座谈会、专场调研会以及调查问卷等方式,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学院发展情况介绍
5月30日,理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李锐、副院长(主持工作)殷朝阳教授、副院长黄永盛教授、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华毅、黄煜教授、贾保国教授以及多位教师,分别从深圳、广州前往珠海校区兄弟院系数学学院(珠海)、物理与天文学院开展专场调研座谈会。
数学学院(珠海)党委书记孔晓慧、院长赵育林教授、副院长刘长剑教授、副院长陈秀卿教授、党委副书记周剑芬、院长助理邵国宽副教授、叶东曦副教授等13位教师代表参与座谈交流。会上,副院长陈秀卿教授介绍数学学院(珠海)本科生人才培养情况,包括本科生培养、公共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思政等内容。


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郝雅娟、副院长杨山清教授、党委副书记刘念、院长助理邓元刚教授、天文系主任黄志琦教授、物理系主任张鹏鸣教授、物理与天文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何振辉、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高扬、物理与天文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林旭东等14位教师代表参与座谈交流。本次会议由邓元刚教授主持。刘念副书记从物理与天文学院发展状况、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殷朝阳副院长(主持工作)从理学院发展基本情况、发展规划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举措、师资队伍建设规模、学科交叉融合思路、公共课程意见建议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理学院扎根深圳校区办学,支撑“数学”“物理学”2个一级学科建设,将为中山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特别是深圳校区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布局提供有力的基础学科的支撑。理学院紧紧围绕自身定位,依托主题教育开展校区公共课程建设调研工作,通过积极调研、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自身在公共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公共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双方主题座谈交流
数学学院(珠海)赵育林院长对理学院的发展表示肯定,介绍了新建院系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并分享了平台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对于理学院规划如何更好地为校区做好公共课程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与天文学院副院长杨山清教授肯定了理学院的发展定位,并详细介绍了天琴计划以及天琴中心研究生培养情况,包括了天琴计划实施方案、“三九式”科研过程管理办法、“十要十不准”科研行为准则、精密测量学科建设等。杨山清副院长指出除了科研管理过程的规范化,还需要倡导创新、吃苦、团队精神,培养出具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能够“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

物理与天文学院何振辉教授从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物理与天文实验教学中心架构、物理与天文实验教学中心工作流程、开设的实验课程、教学成果等方面详细介绍实验课程建设及管理情况。同时,与会代表围绕研究性实验课程内容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物理与天文学院高扬副教授从开课情况、教学措施、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大学物理公共教学开展情况。同时,与会代表针对目前教学安排情况展开了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诉求与建议,并期待与各个兄弟院系共同探究更具符合培养规律的大学物理教学方案。

学院直属党支部李锐书记代表学院分别对数学学院(珠海)、物理与天文学院的领导班子和教师对理学院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学院会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调研工作,积极整理汇总大家所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持续推进深圳校区数理课程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深圳校区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保障。数学学院(珠海)赵育林院长、物理与天文学院杨山清副院长分别做总结发言,期待理学院在数学和物理学两个学科的积极发展。




参观实验室
数学学院(珠海)孔晓慧书记等陪同学院教师参观了学院研究生工作室、教学研讨室和计算数学实验室,为理学院数学学科的实验室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物理与天文学院何振辉教授和林旭东教授带领理学院与会老师参观物理与天文学院实验室,为理学院物理实验室建设提供宝贵建议。
